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浅议五行属性的归类及其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浅议五行属性的归类及其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4/2/16 17:27:36   点击数: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www.zgbdf.net/m/

五行学说是怎样概括和说明字宙间万事万物的呢?它的思想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分别归属之,并根据五行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

(一)五行的特性及其归类方法

五行特性,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的表象及性质的直观抽象而形成的理性概念,是分析、归纳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研究各类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的依据。《尚书·洪范》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木曰曲直”,是指木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其实木有屈与伸两个方面的特性:伸则舒其条达之性,屈则还其柔和之质。

“火曰炎上”,是说火有温暖、发热、光明、向上的特性。

“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庄稼、收获五谷的作用,进而引申为土有生长、承载化生的特性。故曰“土为万物之母”

“金曰从革”,是指金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的特性。其实金有顺从与变革,即刚与柔两个方面的特性,与木有屈与伸两个方面特性相一致。金铸成兵器则刚,但可随人意而更意义。

“水曰润下”,是指水有滋润、下流、闭藏、寒凉的特性。

以五行特性为依据,将自然界万物万象分归于五行之中,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首见于(尚书,洪范)的“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此将五味分归于五行之中。

事物的五行归类,是以取象比类与推演络绎为基本方法的。所谓取象比类,即从事物的形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征,直接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属性。方位、五时、五脏的五行属性即是用此思维方法确定的。所调推演络绎,即根据巳知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与此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的五行属性(如逻辑推理的“三段论”)。

(二)五行归类的意义及其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通过五行归属,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和生理病理征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并分归于五行之中,如此则构建了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的五行系统,确立了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另一方面,也是更有意义的,就是此种归类将五行的内涵作了扩充,发展了五行的方法论方面的意义,使五行变成联结宇宙万物(包括人类),表述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世界万物共有的功能性结构模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renboxue.com/zyjcll/1166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