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医说,说医解案。
有意切磋,欢迎来稿。
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效果好
作者/刘海清
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指机体接触变应原后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临床上常有鼻塞、鼻痒、分泌物增多和打喷嚏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发病率逐年升高。西医常采用抗组胺、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但长期服药易造成嗜睡、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西医治疗往往是治标而不能够治本,从而多数患者极易复发,病情绵延反复。中医认为,该病与肺脾肾三脏亏虚有关,肺气虚寒,卫气不固,腠理疏松,风寒异气之邪乘袭而发;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池阴犯鼻所致;肾阳不足,温胞失职,外邪入侵,邪聚鼻穷而发。治疗应扶正祛邪、培土生金为主,并温肺散寒,益气固表;健脾益气,升阳通窍;温补肾阳,固肾纳气为主。笔者临床多年,诊治数百例患者,治疗变应性鼻炎常首选补中益气汤,患者一般7日内即可见效。
医案1:
王某,女,26岁,高中教师,年1月4日初诊,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经西医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鼻炎反复发作4、5年,久治不愈。经同事推荐,遂从广州专程找笔者看诊。患者主诉,鼻塞、鼻痒、分泌物增多和打喷嚏,鼻涕黄绿腥臭,鼻子干且痛,嗅觉减退,头痛头昏,常伴纳差腹胀,倦怠乏力症状。唇舌色淡,脉缓弱,经中医辨证此乃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所致。治疗应健脾益气,祛湿化浊。遂处方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5g、炙甘草10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5g、薏苡仁15g、干地龙6g土茯苓15g、鱼腥草15g、麦芽15g,7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服完后,患者于1月11日复诊,患者主诉黄绿鼻涕量少,腥臭味消失、嗅觉恢复、头痛头昏消失、食欲佳、精神好。遂开7剂以巩固疗效。
案解: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白术、甘草温补脾胃、助主药益气补中,为辅药;当归养血,陈皮理气行滞,与补气养血药同用,使补而不滞,更配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主、辅药升提正气之效,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而有使药之用;依照患者病症,加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土茯苓祛湿化浊;鱼腥草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麦芽健胃消食,干地龙抗通经络,诸药相合,共奏升阳益气,调补脾胃,祛湿化浊之效。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为治疗脾气虚弱的经典方,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益气健脾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的保护脏器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等药理作用,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喉炎等临床效果好,还可用于子宫脱垂、男性不育、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临床运用补中益气汤,需灵活加减:易感风寒、鼻塞不通、头重身困者,合苍耳子散;鼻塞甚者,加白芷、川芎各10g;鼻痒甚者,加僵蚕10g、蝉蜕6g;恶风怕冷、清涕如水者,加荆芥、桂枝、干姜各15g。笔者用此方标本兼治,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开瑞坦(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笔者认为,过敏性鼻炎与肺脾肾三脏亏虚有关,肺气虚寒,卫气不固,腠理疏松,风寒异气之邪乘袭而发;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池阴犯鼻所致;肾阳不足,温胞失职,外邪入侵,邪聚鼻穷而发。治疗应扶正祛邪、培土生金为主,并温肺散寒,益气固表;健脾益气,升阳通窍;温补肾阳,固肾纳气,补中益气汤加味多做首先,效果亦犹佳。
版权声明:
作者:刘海清。编辑:茯苓中医学社。
患者体质各异,具体医案仅作为思路探讨,不作为未就诊患者的处方依据。
刘海清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