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治疗再障的治疗原则主要以雄激素、骨髓移植、免疫抑制剂为主。西药雄激素是治疗慢再障的主要药物之一。
据有关调查雄性激素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维持治疗对巩固和提高本病临床效果与疗程明显相关,切忌突然停药及减药过快,随着效果的明显,病人出现副作用,在经济价格上虽然相对较低,但从用药到停药(甚至终身维持服药)的过程相当漫长,久而久之,对病人也是一种无形负担。
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CSA)是治疗急性及重型再障的免疫抑制剂之一,临床常规用量10-20mg/kg.d,60天后逐渐减量,小剂量长期服用,才能达到疗效,但是副作用甚多,如:肾毒性、消化道反应、多毛、手颤、神经末梢感觉异常等。
综上所述CSA是目前西医临床运用最多的免疫制剂之一。但是由于价格昂贵,且用药周期长,肾毒性强等客观因素,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它的运用也只能望梅止渴,望药兴叹!
由于移植成功,使再障治疗达到新的里程碑。据美国西雅图FreadHutchinson癌症中心的最新质量显示:造血干细胞抑制组89%患者重建充分而稳定的造血,15年生存率为69%,可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只有44%患者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或微效,44%无效或死亡,长生存率只有38%,且造血干细胞抑制或免疫抑制治疗比较,造血重建迅速而且三系均能恢复,移植后异常克隆性疾病发生率低(如PNH、恶性肿瘤),但移植相关死亡较高(10-20%)。
看到以上这一比较,人们好像看到了曙光,但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还欠发达,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过程复杂,要求较高,且价格昂贵,所以能够接受移植的为数不多。
所以广大再障患者迫切需要一种经济上即能承受,疗效又非常稳定、可靠的疗法来解决病痛,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祖国医学。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互生,精足则血旺,肾又主骨生髓,骨髓造血”,故肾与造血的关系密切,祖国医学认为再障属“虚劳”范畴,“虚则补之”,在此辨病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的研究组成方剂。
现代药理表明:中药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恢复造血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作用在外周血细胞下降和骨髓抑制时尤为明显。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辅以介入再障的治疗,副作用极小,克服西医的种种弊端,疗效在医学界受到了肯定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注』
如果您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您可通过添加以下 再障病友会 ①:已添加 ②:对于疾病的检查、病症、治疗、护理、预后、饮食存在疑问,可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在线咨询频道,与在线医生一对一咨询,为你解开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