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在家读杨力老师的《周易与中医学》中有一个重要观点:中医阴阳学说是中医的核心理论而非说理工具(八十七章关于周易对中医理论的重大启示)。
这给我很大启发。易学应该是道器合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周易应用的最大特点是用卦象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中医学也如此。每组符号都是贯穿天地、社会,中医是把易的思想与符号用于人体探索中,脱离了实践谈“阴阳学说”是没有价值的。
那如何理解阴阳呢?
阴阳是对立的,也是阴阳互根的。本体的状态是成功的基础,对象不仅是对方,还有自我。
1、相互对立而统一的自然现象
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周易六十四卦均是天(乾)、地(坤)、雷(震)、火(离)、风(巽)、泽(兑)、水(坎)、山(艮),自然事物的组合。
2、具有相互对立统一的社会属性
“阴阳”概念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易经》八卦作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同时把这种探索放之对社会关系上,由此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观念。
如:阳卦代表事情要马上办;阴卦代表等待。
个人:从自我做起。
企业:中国式管理的精髓是修己安人。
生命:脏腑的功能特点与作用关系。
此外,一定要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全面看待世界。
3、延伸为主要思维逻辑
具有完整的思维逻辑,这也是阴阳的表达方式。对于卦象的内部构造的认知,使我们发现世界规律性的变化,指导我们的具体实践。比如军事、医学、管理等。
事情处理:具体该如何办?分几步走?如何处理?
传统中医形成完整的人体生命学研究,预防、治疗的方法论也是一种阴阳。自然是循环往复,那么人道亦如此,人体脏腑气机升降运动是易道的体现。
后天八卦逻辑与人体气机规律应该是一致的,如肾是升降的启动力,肾水温升则脾转肝升,于是水升火降,坎离交泰。从而完成左阴升,右凉降的气化圆运动形式,这也是一种阴阳。于是,人体的和谐由单一的作用延伸为心肾水火的平衡,脾胃燥湿的调停,以及肝肺气血的协调,三者共同完成气机升降圆运动,形成系统的阴阳逻辑。
阴阳是易的主线,四象、八卦也是用这种形式展开的,自然、社会、思维才完整的统一起来。探讨生命应该从周易的规律中来探寻,因为世界是天人合一的,认识到这一点才真正认识到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也是周易的核心理论。
1、关于易友会
诚结易友,智会良师!分享易经的智慧,探究道德经的玄妙。学习中国式管理理念,实践中国式管理方法。这里是国内唯一经曾仕强教授授权的易经、道德经服务交流平台和中国式管理智慧学院。更是天下易友的家园!
2、历史消息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进入后再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3、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