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年)》及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7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日前印发的《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及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介绍,《行动计划》坚持统筹协调、需求导向、质量优先、应用为本的原则,扬优势、补短板、激活力,系统谋划了推动中医药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将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从优化中医药标准体系总体布局、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供给、推动中医药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深化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夯实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基础六方面提出任务要求。明确到年底,适应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中医药标准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完成项中医药国内标准和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中医药标准质量进一步提高,标准应用推广和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中医药标准化科研水平大幅提升,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明显增强,培养名中医药标准化骨干人才。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能力显著提升,标准化支撑和服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行动计划》明确,完成50项重大疑难杂病、慢性病、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康复指南。修订一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修订20项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20项老年人、妇幼、儿童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健康干预指南。完成中医医疗服务相关管理标准5项。制定3~5项中药药事服务规范。完成30项中药材种子种苗、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生态种植技术规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以及道地药材质量规范,制定中成药综合评价标准。
《行动计划》提出,建立人左右的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涵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民族医药、方法学等领域,搭建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管理系统。完成个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宣传推广,编印出版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广手册。试点开展项中医药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推进中医药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形成中医名词术语、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等系列标准评价指南,示范性完成项中医药标准的评价工作。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围绕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年)》落地实施,推动中医药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点评:标准是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医药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推进中医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加速推进。此次在《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年)》及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介绍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出,目前,我国已制定中医药各类标准多项,其中,中医药推荐性国家标准77项、指导性技术文件12项、中医药行业标准10项、中医药地方标准0余项、中医药团体标准余项。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也已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项。中医药行业标准化制度体系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成。
根据发布会内容介绍,未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当前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年)》落地实施,加紧实施“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供给”等6个方面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标准化战略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综合国家政策规划及此次发布会内容进行分析,标准化仍将是我国未来几年内推动中医药行业现代化、产业化以及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未来国内相关中医药标准发布动态将日益频繁,产业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将日益健全,中医药标准化治理能力将持续提升,将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图1:国内中医药各类标准制定数量(单位:项)
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智研咨询整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评价规范制修订通则》
7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