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95):〈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自学解:①六六,古时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计日,六十日为一个甲子;一年三百六十天,共六个甲子,所以叫六六。②节,环节、关节、穴位。③九九,地有四方(东、南、西、北)、各方各占九十度有余;每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大小月)、每季九十天有余、所以叫九九。④度,计量。⑤气,春、夏、秋、冬各节气。⑥制,规定。⑦会,聚合。⑧昭,明显。⑨遂,明确。⑩纪,记录。
自学译:黄帝问:我听说天以六六为关节点,来计算一年,人以九九来规定,来聚合,来计算人也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认为这些和天地相应,这种说法已经很久了。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岐伯说:也有人明显的这么问,想请我明确的说说啊。六六之节,是天以六十日为一个甲子,一年三百六十天,是由六个甲子组成的,所以天以六六为关节点;地有四方,各方各占九十度有余,每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大小月),每季九十天有余,所以地以九九来规定,来聚合;所以这正是对天的计量,对春、夏、秋、冬各节气之数(每季九十天之数)的把握。天的计量,是拿日、月运行来规定;各节气之数的把握,是用来记录事物生、长、老、病、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