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阴阳总是平衡的,一个疾病的出现,必定有它治愈的方法。没有治不了的疾病,只有不会治病的医生。”
作者简介
陈智超,系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第三届学员,拜广东中医师承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州医院副主任医师,广州市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减肥及内分泌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医药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任培华教授门下。
??陈智超
01
与痛风“结缘”
还记得那年在亲戚家玩耍,第二天脚大拇指第二关节就开始红肿疼痛,家人都认为是昨天玩耍时扭伤,但我记得并不是扭伤所致。敷药后,疼痛很快就缓解了,但是几天后又开始疼,家人也不明白其中缘故,但仍说是扭伤,继续带我去敷药,疼痛随后也得到缓解。
过了几个星期,关节又开始痛了起来,医院拍片子,检查结果显示没有问题,医生见我非常断定地说并未扭伤,而是无缘无故的疼痛,于是叫我去验血。回家后的第二天,得到的确诊消息是尿酸过高引发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医生说“这个病没法治,你每天吃别嘌醇,痛的时候吃秋水仙碱,可以缓解症状。”当时我还小,不太懂“没法治”的意思,不知是否是得了绝症的意思。那时年仅十四,时至今日,已经过去十一年了。
02
越成长,越能了解痛风的本质
自那以后,我就谨遵医嘱,每天吃别嘌醇。刚得病时,疼痛发作得比较少,痛的时候吃秋水仙碱。病发时痛在脚大拇指第二关节处,曾体验过在最痛的时候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心脏跳一下,疼痛的地方就跳一下,疼痛随着心跳就越剧烈。
也是因为害怕,开始查找资料想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病,但是知道得越多,就对西药的治疗越没有信心。也了解到,别嘌醇吃得越多,越容易伤肾,秋水仙碱对肾脏的影响,比别嘌醇更为严重。
于是在高二时候,我开始停服西药,一粒也没有吃过,只在急性发作时才吃秋水仙碱。时间一晃而过,读大学后,痛风发作时,吃秋水仙碱就会拉稀,我也逐渐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得想想身体是否只是尿酸高这一个问题,只是降尿酸就可以了吗?
大三时,身体出现了其他症状,如运动时容易喘气,肌肉比一般人更硬,饭后容易腹胀,很久不能缓解,而且午饭后特别容易感到疲倦,心脏经常感觉到悸动,到医院检查过多次,却没查出原因。
为了了解病因,看过很多西医对痛风的病理分析以及对其他症状的病理分析,都建议做检查,医院检查过多次都没有查不出病因所在。
某天刷牙时,看到舌苔很白,于是来了兴趣,上网查找关于舌象的诊断,从此,与中医结了缘。中医对症状的判断分析,使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开始用中医的思考模式去理解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