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学 > 中医经络医学 > 藏医中医有何不同看懂五源三因寒热学说就

藏医中医有何不同看懂五源三因寒热学说就

发布时间:2024/1/18 20:17:54   点击数:

五源

五源学说是古代藏文化中一个朴素的哲学观念。五源学说认为,土、水、火、风(气)、空是器世(物质世界)和情世(人和一切生物)产生的五大根源,故称五源。

五源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要素。

五源学说将构成世界的基础物质土、水、火、风和物质存在、增长和运动的空间等五源相互滋生、演变、发展的关系,进行抽象的推衍、释译、归类,用以解释事物的结构和运动形式,是一种具有系统的逻辑思维方式。当这种朴素的哲学融入到藏医的发展过程中时,就形成了藏医药理论。所以说,五源哲学是藏医学的理论根基。

藏医认为,人也是有很精微的五源所构成的。人体先天源于父精母血,又在胚胎发育阶段得以母体营养而增生。五源不齐全,精血则不能受孕生胎。

藏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正是人体五源失去平衡的结果,所以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人体五源失去平衡的异常现象归复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三因

三因学说是藏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所谓三因,就是指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藏医理论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三种能量物质,易引发疾病的三种因素。

其中隆是主导人体全身机能活动的一种动力,具有“气”的性质赤巴是主导人体热能的一种因素,具有“火”的性质培根与人体水液的物质保持密切联系,具有“水”和“土”的性质。

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在人体各按其位、各具常量、平衡协调、相辅相成。当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时,则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等的生理功能旺盛,健康无病、充满活力。但是一旦因外在因素的干扰,发生偏盛偏衰、太过不及,而相互失去平衡和协调,即发生病理变化之后,则引发各类疾病,成为发病的根源。治疗疾病的过程,其实就是调节病理的隆、赤巴、培根三邪的过程。因此,三因理论贯穿于藏医生理、病理和治疗的所有方面,藏医生理、病理和治疗无不以三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三因学说是藏医学的根本和核心。

寒热

寒热学说可以说是藏医学理论的总纲。寒热学说将疾病、药物都分为寒热两种属性,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寒热属性,不同的药物也有不同的寒热属性。

人体内的隆、赤巴、培根三因素、疾病以及人的意识等都源于五源。根据五源成分的多寡,人体疾病概括起来分为寒热两种。藏医学将火源偏多者成为热性疾病,土、水、风源偏多者称为寒性疾病,空源寒热症兼有。

寒热学说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被称为寒热辩证法,主要就是辩察疾病的寒热属性然后再对证用药治疗。针对疾病具有不同的寒热属性,藏医学中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也有寒热之分。基本原理就是热病寒治、寒病热治。

五源、三因与寒热的关系

藏医学五源、三因和寒热三大学说有机结合、不可分割,是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其关系体现在以隆、赤巴、培根三因学说为核心,与另外两大学说紧密相关。

生理状态下的三因素具有很多属性和特点,主要有寒、热属性和五源属性。

赤巴性热,培根性寒,隆的寒热属性也属寒。赤巴和培根之间具有相克的关系;隆具有两重性,即:遇到赤巴将其鼓得更热,遇到培根将其激得更寒。

从五源属性来看,隆五源属风(气);赤巴五源属火;培根五源属水、土。

从寒热属性来看五源,土源、水源属寒,火源属热,而风源则是位于二者之间,为中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renboxue.com/zyjlyx/1160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