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叶
功
效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春夏之际,郊外的田间、房前、屋后会长出野生的艾叶,清香扑鼻,色泽喜人。艾叶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外用祛湿止痒。艾叶可食用可药用,在民间深受喜爱。下面介绍艾叶的几种做法和作用。
艾糍
1.摘下艾叶嫩叶部份,清洗干净,放锅里焯一次水。
2.将焯过水的艾叶放搅拌机里搅碎。
3.取适量糯米粉,和艾泥混合,和面,以不粘手为度。
4.将炒花生碾碎,和黑芝麻,白砂糖,切碎的椰丝混合,作馅料。
5.取适量面团,包馅,放模具里压出花纹。
6.垫一块裁剪好的粽子叶,放蒸笼里蒸15分钟,出锅,放凉即可。
艾糍香味独特,色泽诱人,深受大家尤其是客家人的喜爱。在清明前后,做艾糍自己吃和送亲朋好友是客家人的标配。
艾叶煮鸡蛋
很多女性在经期存在着痛经或者月经不调的现象,艾叶善散寒湿、暧子宫而止痛,为治疗经寒经痛、寒湿带下、宫冷不孕及脘腹冷痛所常用[2]。日常可以适当用艾叶煮鸡蛋来食用。
制作方法如下:
1.摘新鲜艾叶,选嫩叶部份清洗干净
2.煎一个荷包蛋,两面煎,八成熟时放入开水
3.把艾叶放锅里和鸡蛋一起煮熟,放少许盐调味即可。
外用熏洗
艾叶外用可祛湿止痒。用法:艾叶50克,花椒9克,地肤子、白鲜皮各15克,水煎熏洗可治疗皮肤瘙痒。
有研究表明,艾叶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或者单一味艾叶水煎外洗可缓解腰膝酸软,关节不利。
艾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阳光充足的湿润环境为佳,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清明节前后是食用艾叶的高峰期,但是有研究表明,以艾叶的药用成份为指标,艾叶的最佳采集期为端午节前后1~2周。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来”,艾叶用处多多,也是保健佳品,但是艾叶辛香温燥,故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阴虚血热者忌服。
本期博主
彭彩银主管中药师来源
药学部
编辑
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