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学 > 中医发展传播 > 你知道中医怎么预防疾病吗

你知道中医怎么预防疾病吗

发布时间:2020-9-20 16:20:42   点击数:

中医是最讲预防的,《内经》就强调,我们要“治未病”,让人不生病,远比生病了再去治更有意义。可以说,中医的这个理念非常高明,尤其现逢疫情爆发,预防是关键。

一则,养正是原则

?养正,其实是内求。正气是体内的,养正就要从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运动、情绪和心理等等方面来调整。使人体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经络疏通,气血和畅,神志安定,如此,即达到了扶正的效果。《内经》有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能养的一身正气,则邪毒不能侵,自然健康。

?二则,不要滥服中药

?是药三分毒。若想服中药,一定要考虑具体的体质和病情需要,尤其是要服一些寒凉中药时,一定要辨证清楚,你的体质是偏于火旺吗?或者,你暂时有火邪郁滞的病机吗?若有,当然可以服。否则,千万别滥服。

?比如,今时不少中医开出了预防方,说是给呆在家里没有生病的人预防疫病的。那么,这样的药方就要保证几个特点:

?首先,是不伤正的。这是最关键的一条。凡是伤正的药方,都一定不是预防方。正气被伤,那依赖什么去预防疫毒呢?

?另外,适合于当地当时人们普遍体质的。一地有一地的气候,有此地的饮食习惯。一时有一时的寒温,有此时的风雨变化。人居于天地之间,就必然受此地此时的气候、饮食等条件影响,所以,预防方当考虑这些因素。

?再者,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比如,不能用过于昂贵的中药,不能用偏门药或草药,药量不必过大,口感让老少都喜欢,制作方便的等等。

?三则,饮食调理胜过中药

?药物偏性比较大,而饮食的偏性则非常小;药物并非人人都可服,但饮食则几乎无人不可用;药物有各种禁忌,饮食相对来说禁忌会小许多;药物是用来治病的,而饮食则是养身体的。

?建议不要盲目滥用药物预防疫病。建议用饮食来调理健康,其好处多多。既有安全,又有养生效果,而且,家家厨房里都有。

?四则,推荐几个预防疫病的饮食方

?其一,若体质偏寒,平时面色无华,畏寒肢冷,喜温喜暖,精神与精力较差者,可用下方:

?每天早晨喝些生姜红糖水(空腹或饭后都可随意,建议温饮)。此方只有两味,生姜辛温通阳温中,红糖味甘养阴,兼有补血之功,二者同用,一辛一甘,合而化阳;一入气分,一入血分,合而调和营卫。因此,生姜红糖水有类似于桂枝汤的功用,且皆属食物,制作方便,口味绝佳,于平和中收取卓效。生姜红糖水是扶正的,可以兼顾阴阳,补气血之虚,益人身之正。此方作用于脾胃枢机,能升脾之清阳,则肝木左升,疏泄通行;又可涵养阴津,则阴能使阳,而升发不竭。面色苍白之人,多属中焦阳气不振,此方久服有助于恢复红润面色。

?其二,若因工作压力大,导致虚火上浮,容易上火、失眠、喉咙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红肿、咳嗽、失眠、鼻衄、耳鸣、痘痘等;或脾气大,或内心不静;或因阳气外泄而不收,出现汗多、面红如妆、发热等不适,都可用下方:

?乌梅10克,黑豆、绿豆、黄豆各30克,冰糖30克,杏仁10克。水煎服,日一剂。或者多煮汤代茶饮。

?方中用乌梅和冰糖,酸甘化阴,能收敛上浮之火;且乌梅敛肝气;白糖健中焦;黑豆入肾固本,黄豆入脾和中化湿,黄豆和黑豆合用则能养肝木,补中气,降肝胆经相火;绿豆清热,与杏仁合用,能清降肺热。且黑豆、绿豆与黄豆三种豆合用,有养肾气,调木气,益中气,助疏泄之功。此方用药多为食物,药力平和,能敛藏相火,又不伤根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renboxue.com/zyfzcb/649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