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我们对中医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述,我们知道了中医是什么,需要什么。那么如何学好中医?用好中医?或者说如何能够有机会成为一名上医?在医学上我们把这个理论称之为“哲学基础”。
其实这个理论,他不是哲学两个字就能概括的,哲学只是一个学术、学说。在这里我们说的基础,是对生命高度的体认。那么什么是哲学?为什么说想要学好、做好一个中医,不管你是给人开药还是扎针,亦或是艾灸,都需要具备这样一种基础?我们称之为一种能力或是一种境界。
很多人说范老师讲中医、讲艾灸讲的好,为什么呢?难道范老师把很多很多医书都翻烂了,皓首穷经?不是的。他是悟性高,是他多年对他的人生,对个人经历的体悟,对佛法的参悟。这一切才造就了他今天所散发出来的气象。
所谓哲学,就是把这个世界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次,所谓哲学基础更多的研究的是形而上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无形的。比如这个杯子,这个教室,它们都是物质实体,是有形的世界。但是,他还有一个无形的世界,这个无形的世界不是说空气是无形的,空气可不是无形的,空气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也有质量;我们说的这个无形或是形而上的,不是我们直观感触到的,直接看到,摸到的,这都属于形而下的层次,形而上的是超越了你感官存在的。
比如你一尝这杯水是艾茶,苦苦的,淡淡的,这是我们能够直观感受的,属于物质层面。而这背后,还有一个我们无法用我们身体上的眼、耳、鼻、舌、身涉及的东西。它不是你能直接感受到的存在,它是一个世界,是一个无形的世界。所以说学好中医首先要对这个世界有一个认知,即对有形和无形的认知。
物质世界是一个有形的世界,还有一个世界是这个有形世界背后的世界,或者说是决定这个有形世界的世界。即是无形的世界。就是说这朵花能成为花,能绽放,能够使他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所谓的力量也好,能量也好,我们称之为无形的世界。就是说这朵花它本身不能决定他自己,他是被动的,在他的背后有一股力量让他开,让它凋零。
所以学好中医,我们要善于研究有形,更要善于研究无形,而且他们又不是决然分开的,他们是有无相生的关系。什么是相?互为,互相,互为前提和依赖。离开有,无也不能成为无。离开无,有也不能成为有,有是相对无而言,无是相对有而言。有一个有形的世界,必然有一个无形的世界,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你一定要相信,还有一个你看不到的,但是却真实存在。
比如说人的一种状态,心烦意乱,或者说精神萎糜,这是我们直接看到的,能感受到的,但是你要去接着想,他一定有一个你看不到的。他可能前几天发生一件什么事情,或者说最近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当中,才让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是中医上很重要的东西。
假设你去看西医,比如说你头晕乏力,精力不济,他会问你的过去吗?会问你的职业吗?会问你的情感,家庭关系吗?不会。所以他是看什么?有形。而一个真正的,有德行有智慧的中医,他一定还要无形。
中医的哲学基础看似很玄乎,其实是很真实的,通过有无相生,就是告诉我们你一定要相信你看到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你没有看到的。或者说它表现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表现。
通过这样一个看似很玄的哲学的一个话题呢,引发我们一种思考,大家记得我们不是为了讲哲学,也不是为了讲有无,是为了让我们有一种认知,就是在我们以后遇到的所有的病和病人,我们要留一个心去看那个无形的东西,这叫治病求本。
讲师介绍贺高杰老师中医师承弟子,进入灸草堂,曾任上海区技术主管,多次受邀做客上海交通广播“绿生活”栏目,倡导“治病求本,因上努力;调病调心,为医做人”的健康理念;年破格提拔为传艾书院讲师。现任宣传部负责人,担任《中医脱白班》、《扶阳悬灸班》主讲老师。贺老师为人谦卑,授课风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颇受范师欣赏和学生喜爱。
孙大为老师宿尚方术,遂求医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然青春顽劣,心经难得,幸遇范师不倦教诲,问心向道,诸法同参,渐窥源流,清净本然。现为传艾书院《扶阳灼灸班》《中医脱白班》主讲讲师、《扶阳门内训组》副组长,兼任形意桩功老师。
课程特色理论与实操相结合,
经络与辩证相结合
精气神与五行相结合
学以致用,学完就用。
《中医脱白班》全面升级啦
招生对象中医爱好者
中医从业者
中医小白-无基础者
中医小黑-基础混乱者
咨询我们陈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