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学 > 中医发展传播 > 中医诊断和治疗痿证的特点

中医诊断和治疗痿证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8-3-27 23:50:43   点击数:

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属于“痿证”的范围,“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辟”之称。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外来损伤、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1)重视热邪为患,把“热致津伤,筋脉失养”作为本证的重要病机。以热邪为患来概括痿斑点发生的主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它明确了一个基本的概念,那就是热邪可以导致津伤,只有去除热邪,才可以保证津液不致枯竭,生化有源,痿证可起。其次,它给了施治者一个基本大法,不管面前的患者目前有没有“热”的表现,但热的影响是时刻存在的,治疗时不可不顾及。再次,“热”作为一个全身性的表现,必然累及各个脏腑,治痿必须调理脏气,恢复正气,方能起陈疴,扶积弱。这一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之特色。(2)重视环境因素,把“湿热浸淫,脉络不利”作为一类常见病因。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外界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平衡。如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致感湿邪,积渐不去,郁而生热,浸淫经脉,以致脉弛缓不用,发为痿证。重视环境致痿。其临床意义主要有二:一是既然湿邪自外而来,注意改善环境则对本证预防及防止继续发展有所裨益;二是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缠绵难愈,治疗中当利湿健脾,脾胃健旺,运化如常,则湿邪自去,热难附合,痿证可愈,这类病证多见于理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等病病。但现代西医学一般不把环境因素作为重要参考诊断依据,而是强调病原体的侵入或神经末梢及中枢变化。这对分析疾病的病理变化极为有益,但是往往容易忽视人整体内的环境存在状态所发生的变化。目前,现代医学的发展水平还不足把更为全面的内在本质揭示出来供临床参考,因而临床治疗上往往显得无能为力,直接针对这些病理变化的特效西医药物还没有问世。(3)强调素体亏弱,把肝肾脾胃的虚损当做痿证特别是中后期痿证的主要致病机理。中医认为,人之精气禀受于先天,先天不足则素体亏弱,容易罹病。痿证发生初期,实质是本虚,也有表现为标实的,到了中后期,则主要表现为虚损,愈虚愈痿,愈痿愈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中医学的这一认识,是一种唯物主义辨证观的具体反映,它强调了筋脉对脏腑的依赖,也说明了脏腑对筋脉的重要性。它提供了分析病理化的基本规律,也为临床治本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这一辩症特点表现在:1、脏腑与四肢经筋皮肉可以表述的一种母子关系,子虚则补母,脏腑健则四肢实;2、把四肢的痿弱归之于脏腑亏虚,为治疗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用药依据;

3、从脏腑的亏虚程度来分析本证的严重程度,有利于明确疾病的根本变化、病程及其预后,从而树立医患的自信心,增加康复的途径。

现代西医学在诊断此类病证如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萎缩等则多从神经内分泌系统来考虑,既考虑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失调,又考虑神经对肌肉的营养缺失。这个观念与中医学的辩证思想相比,有其相对精确的一面,但却忽略了对人整体效能的估计,限制了思维的广阔性;从而临床治疗措施显得狭小得多。

(4)注意情志失调,认为精神因素致痿和加重痿证的因素之一。一是一部分患者的发生与情志有关,应把情志的调节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二是多数痿证病程日久,患者往往易失去治疗信心,思想负担加重,从而使痿证更难速痊。这就给医患同时提出院一个重要的问题,鼓舞信心。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较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renboxue.com/zyfzcb/253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