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学 > 中医发展传播 > 中医学中的阴阳

中医学中的阴阳

发布时间:2018-3-23 13:24:48   点击数: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它被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

简单地说,阴指人体实质性的物质,如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液等;阳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人体内若阳气偏旺,阴气就必然受损;相反,阴气过旺,阳气则受抑制。阳气旺盛会产生热证,阴气至极会产生寒证。寒到极点会生内热,热到极点也会生内寒。

如《黄帝内经》中所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阳盛”表现为:身体机能过度活跃,精神亢进,损耗体内液体,内热,口渴、大便燥结、烦躁不安等。

“阳虚”表现为:身体机能衰退,活力减弱,内寒,症状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盗汗、大便稀溏等。

“阳虚则寒”,阳气虚损,阳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

“阴虚则热”,阴液不足,阴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renboxue.com/zyfzcb/251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