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吗?
家人出现一点小问题
立刻手足无措
自己吃不好,睡不好
从头到脚都不好
就是查不出毛病
到医院见了医生
痰湿、肝郁、脾虚、阴虚
一大通话啥也没听懂
所有这些都提示,
你需要补充一点医学知识了……
无疾老师讲授的中医针灸入门课
正在火热报名中……
这里没有晦涩的术语,只有形象的比喻
没有刻板的讲解,只有生动的体验
学中医,学针灸;不谈玄,不忽悠
无疾学社,带您走进质朴的中医世界
一
为什么要选无疾老师?
天下无疾(王蓄之)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本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博士
美国Fulbright项目高级访问学者
超过2万人次的中医、针灸诊疗经验
厚重
在高校任教十余年
主讲中医学、针灸学
丰富
已讲授《零起点学中医/学针灸》
线上线下课共10期
懂你
无数次义务加课
只为让学员更好理解
更深体验,更多掌握
实在
二
谁适合学习这门课程?
1中医爱好者。这门课能帮您更轻松的步入中医之门,更自如的将中医融入生活。
2中医初学者。这门课能帮您梳理繁复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体验中医的旨趣。
3中医相关行业从业者。这门课能帮您打下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根基,促进事业发展。
4有志于中医师承的朋友。这门课能帮您在最短的时间里,对中医学、针灸学的理论框架有全面认识,成为您中医路上的第一块基石。
三
学完这期课程,您会有哪些收获?
1了解中医-针灸学最根本的理念与思想
2理解中医-针灸学理论的整体框架与知识要点
3在手把手实践中体验中医脉诊精微
4掌握常用中药、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5掌握常见病证的中医诊疗技能
6掌握针灸诊疗的整体过程与操作要点
7在手把手实践中掌握基本针刺手法
8掌握常见病证的针灸诊疗技能
四
课程安排之
理论(线上)课设置
第一篇中医基础
人体:中医是怎样认识人体的?
①天与人,如何相应?
②五脏各自的功用是什么?
③五脏生病了,会有怎样的表现?
疾病:中医是怎样看待疾病的?
①正气都有哪些气?
②邪气是正气的敌人吗?
③不同的邪气,有哪些不同的性情?
④当正气遇到邪气,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诊法I:传说中的望闻问切
①中医望诊,望什么?
②闻,是闻气味,还是听声音?
③问诊,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网络
④寸关尺、浮中沉,揭开脉诊神秘的面纱
断法I:中医学把这部分叫做辨证
①断法,断什么?
②如何判断,哪个脏腑生病了?
③虚实、寒热,中医断法的关键所在
第二篇方药治疗
中药:中医帐下的将军们
①中药,有理有趣
②学中药,有没有诀窍?
③常用中药50味精讲(附名录)
风: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薄荷,菊花;天麻、钩藤。寒:附子、干姜、肉桂。热:石膏;银花、连翘;生地、玄参、地骨皮;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大黄。湿:茯苓、苡仁、泽泻;苍、白术;藿香。气:柴胡;香附,陈皮;前胡、枳壳、厚朴;桔梗。血:丹参,红花,川芎。痰:半夏,贝母、瓜蒌。食:内金,山楂。补: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麦冬、沙参,熟地;巴戟天,仙灵脾。
方剂:看中医如何遣兵派将
①打仗,和谁打?
②治国方略,用君臣佐使
③常用18方精讲(附名录)
风:麻黄汤、麻杏石甘汤,人参败毒散。寒:理中汤。热:龙胆泻肝汤。湿:苓桂术甘汤,藿香正气散,三仁汤。气:逍遥散。血:血府逐瘀汤。痰:二陈丸。食:保和丸。补: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下:麻子仁丸。小:生脉饮,玉屏风,二妙丸。
第三篇针灸基础
针道:针灸,帝道!
①西医、中药、针灸
②针灸医生眼里的人体与疾病
③从神到气,从气到形;从气到神,从气到形
针理: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①经脉,讲了什么?
②分形,重新认识人体
③感应,看似玄妙的背后
④调气,针灸治病的基本原理
诊法II:针灸医生如何诊?
①脉诊大不同
②应结按察方法
③面对疼痛,怎么问?
断法II:针灸需要怎样的诊断?
①脉诊,针刺诊断的灵魂
②病位,针刺选穴的依据
③病性,决定针刺手法的关键
第四篇经脉腧穴
经穴:经脉、腧穴,怎样选?
①选哪条经?
②用哪个穴?
③常用腧穴个精讲(附名录)
手三阴经要穴:少商、鱼际、太渊、列缺、孔最、尺泽,中冲、劳宫、大陵、内关、间使、曲泽,神门;足三阴经要穴: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敦、太冲、蠡沟、中都、曲泉;涌泉、然谷、照海、太溪、复溜、筑宾。手三阳经要穴: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关冲、中渚、外关、支沟;少泽、后溪、腕骨、支正。足三阳经要穴:厉兑、内庭、上下巨虚、足三里、丰隆、犊鼻;足临泣、悬钟、光明、阳陵泉、风市、环跳;至阴、申脉、昆仑、跗阳、承山、委中。躯干要穴:百会、四神聪;上星、印堂、人中、承浆、迎香、下关;风池、风府、大椎、肩井;身柱、至阳、命门,五脏背俞,八髎,天宗;膻中,上、中、下三脘,神阙、天枢、气海、关元、中极。耳尖、腰痛点、四缝穴。
配穴:怎样让1+1﹥2?
①夫妻档,兄弟连,还是父子情深?
②从经脉配穴的4种方法
③从纬线配穴的4条思路
④脏腑病配穴法
第五篇针刺治疗
刺法:指下见真章
①怎样扎针才不疼?
②得气,医生指下的小秘密
③针刺补泻,怎么理解?怎么操作?
④初学针,这些部位不要碰!
治法:临门一脚
①头部30种病证要解
②胸部13种病证要解
③腹部12种病证要解
④小腹部14种病证要解
⑤经筋13处病证要解
课程安排之
实践(线下)课设置
实践课时间
上午8:00-11:30下午2:00-6:00
中医实践内容(1天)
脉诊,舌诊;断法;处方
针灸实践内容(2天)
脉诊,指力,进针,手法
五
本期课程的亮点在哪里?
多轮锤炼,凝聚精华。前期已开展《零起点学中医》线上及线下课程7期,以及《零起点学针灸》课程3期,将中医初学者的期待和困惑,凝练在课程里,融化在讲授中。
体系完整,结构清晰。课程从中医的基础理论、诊断学,到中药学、方剂学,再到整个针灸学的理论与操作,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整个中医-针灸学的体系清晰呈现。
线上授课,实时互动。实时语音教学,实时在线互动,实时答疑解惑;与数十上百位同学一起,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学习会更有动力,更有乐趣,更容易坚持下去。
线下实践,体验精微。对脉诊、进针、得气等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单独安排了1-3天的线下实践课。在老师手把手的带教实践中,体验指下对脉和针的精微感觉。
课后练习,保障效果。每周课后,老师都会将重点内容用作业的形式提出,引发并督促思考,以确保学习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作业,是为身边的家人朋友制定诊疗方案,让您学以致用。
六
教材简介
(点击书名,可查看详细信息)
《零起点学中医》
提纲挈领,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条理分明
连续畅销8年,再印16次
深受万千中医初学者喜爱
被奉为中医入门经典
《零起点学针灸》
求真务实,去粗取精
把玄妙的针灸理论
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比喻
层层剖析
一步步带你走进真实的针灸世界
七
课程时间及报名详情
理论课(共10周)
年3月至6月,逢周三、周四晚7:00-9:00
中医实践课(共1天)
针灸实践课(共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