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学 > 中医现代概念 > 对话静心达平,动身养安中医学院郝万山

对话静心达平,动身养安中医学院郝万山

发布时间:2018-3-6 20:47:54   点击数:

向下滑动查看

郝万山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及优秀指导教师,中医经典著作全国示范教学《伤寒论》主讲人,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首都国医名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专著有《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伤寒论理论与临证》(台湾)、《郝万山话中医》、《郝万山说健康》、《不生气就不生病》(中文版、韩文版)、《走进中医》等。主编、参编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百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健康之路》、《文明之旅》,北京卫视《养生堂》等国内外数十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健康、国医、文化栏目主讲嘉宾。主持或参加省部级和“”科研项目5项,成果曾获部级二等奖。

近日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3》第四集的播出,又将药膳和中医养生推上了群众热议的浪头,众说纷纭,那么究竟什么是药膳?什么又是真正的中医养生?我们采访到了中医学院的郝万山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郝老师对药膳和中医养生的独特见解吧!

身心医学

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Q:?郝老师,“身心医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您是如何看待现在提倡的身心医学?

A:身心医学是中医一直重视和强调的。《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意思是说,气的运动(气机)紊乱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导致气机紊乱可以有多种因素,但情绪因素最为常见,可见中医学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强调情绪致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就连健康的标准,在《黄帝内经》里都把心理健康放在了首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是说一个健康人,心理要安定恬静,没有焦虑、恐惧和抑郁;身体要劳动、运动,但又不要过度疲倦。这既是养生的原则,也是健康人应当达到的标准。

养生

心要静,身要动,营养要均衡但又不过剩

Q:?为何近几年您的主要研究及宣讲方向转移到养生?是有什么启发事件吗?

A:我从小见到父亲和哥哥,每天都有看不完的病人,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都会有人求诊。我看了接近半个世纪的病,病人也是越来越多。怎样才能挡住得病的源头,使人们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我学习和观察发现,人类的许多疾病和心灵的痛苦,多由负面情绪引发。世界卫生组织几年前也说过,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哪一种灾难会象心理危机那样,给一代人带来无比的痛苦。国外统计80%-90%的疾病和情绪相关,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可增寿5-10年。而我门诊90%以上的病人,其发病以及病情的加重或缓解,都和情绪相关。

这就不得不使我去向民众宣讲,怎样去管理调控情绪,怎样才能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得病后怎样才能好得更快而不复发。我虽然是医生,可是我多么希望天下的人都不得病呀!这就是我不遗余力向大家宣讲养生的原因和动力。

Q:?现在人人都讲要“养生”,您的“养生”观是?

A:我提倡的主要是养生三要:心要静,身要动,营养要均衡但又不过剩。心要静,静能生慧,用智慧处理一切错综复杂的事物,就会游刃有余,无往而不胜,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身要动,动能生阳,阳气旺盛,经脉疏通,气血畅达,筋骨强健,则百病少生,这就是《黄帝内经》倡导的“形劳而不倦”。

营养要均衡但又不过剩,这样就能不得或少得代谢性病,这就是《黄帝内经》曾警示过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当然,远离传染源,预防传染病,顺应自然规律等等,也都是需要注意的。显然以上这些都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做,所以我一直强调“健康、幸福和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真医院,就在你的身体之内;珍贵的灵丹妙药,不在药店,也在你的身体之中,就看你自己会不会充分利用。”

药膳

因人而异,辨证施膳

Q:?最近央视热播的《舌尖3》让药膳火了起来,掀起了一股“药膳”热潮,药膳到底是什么,药膳与方药、膳食之间的区别是是什么?应用时是否需要辨证?

A:古人在寻找食物的漫长过程中,渐渐将所遇之物分为食物和药物。西汉·淮南王刘安等《淮南子》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就是这个过程的写照。而其中一部分既可以当食物,也可以当药物,就叫药食兼用品。

最初人类吃的都是单品,是谁把多种食物组成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才有了今天的膳食?代表人物是伊挚,也就是伊尹。伊尹姓伊,名挚,被商汤封官为尹(相当于丞相、宰相),故以伊尹之名传世。是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也是中华厨祖,即厨师之祖。

又是谁把单味药物组成了疗效卓著的复方?代表人物还是伊尹。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汤液经法》,相传就是伊尹所作。可惜《汤液经》已亡佚。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从而可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来自《汤液经》,今天称其为经方。虽然后世称仲景书为“众方之祖”,但其源于伊尹《汤液经》,所以伊尹既是厨祖,也是方祖。这就意味着食物和方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今天我们把食品和药食兼用品,按照中医理论,有目的地组合起来,做成膳食形式,用于纠正健康失调,以至用于治疗疾病,这就叫药膳。

Q:类似?90后脱发危机,春天花粉过敏,年后胃口不好,烧心反酸,痞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现代人,请问郝老师能否推荐几款适宜大众使用的膳食方?

A:用药膳和开处方一样不具有普适性,一定要因人而异,辨证施膳,个体化施膳,需要通过医生指导,不像膳食具有普适性,人人可用。

编者的话

“上医治未病”,郝老师提倡的养生正是这一中医观念的体现。“健康、幸福和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真医院,就在你的身体之内;珍贵的灵丹妙药,不在药店,也在你的身体之中,就看你自己会不会充分利用。”从老师的言语中能够感到他对于苍生把握自己健康幸福的期望,而我也相信,在老师不辞辛劳的养生宣传工作下,大众养生意识能大大提高,生命健康也能得到更多的自我重视。

文字编辑

杨梦萍、胡文悦

技术

乔阳至子、牛敬民、张振华

责任编辑

王一桐

审核

孙传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北京中科白癜风告白行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renboxue.com/zyxdgn/239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