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人体机能总称正气。中医学用“正气”代表人体的抗病能力,用“邪气”标示一切致病因素,用正气不能抵御邪气的侵袭来说明疾病的产生。故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论气的防御功能编辑/V蜜古方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盛则人体脏腑经络的机能旺盛,抗病能力就旺盛,即正气强盛。“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医门法律·先哲格言》)。“和”,即和谐之意。气具有物质性和运动性的显著特征,气分阴阳,阴阳相辅相成,相互激荡,彼此合和,万物便“冲气”合和而化生。气的生成和升降出入运动处于阴阳和谐的动态平衡状态,就是气之“和”或“和谐”。
气和则生机盎然,机能旺盛,抗病能力亦盛,故曰“气得其和则为正气”。否则,气失其和则人体机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易招邪气侵袭而为病。气的防御作用是通过正气而体现出来的。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为:
1护卫肌表,抵御外邪皮肤是人体的藩篱,具有屏障作用。肺合皮毛,肺宣发卫气于皮毛,卫气行于脉外,达于肌肤,而发挥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
2正邪交争,驱邪外出。邪气侵入机体之后,机体的正气奋起与之抗争,正盛邪祛,邪气迅即被驱除体外,如是疾病便不能发生。太阳主一身之表,功能固护于外,外邪侵袭人体,从表而入,必先犯之。脉浮,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为卫气与邪气相争的反映。如正气战胜邪气,则脉浮、恶寒自罢,而病愈。
3自我修复,恢复健康在疾病之后,邪气已微,正气未复,此时正气足以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则使机体病愈而康复。总之,气的盛衰决定正气的强弱,正气的强弱则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如卫气不足而表虚易于感冒,用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体弱不耐风寒而恶风,汗出,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均属重在固表而增强皮毛的屏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