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是古代的一种唯物辩证的理论方法,古人们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为代表,来归类事物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论述和推演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复杂的运动变化规律。
五行学说应用的方面很多,比如哲学、中医学、占卜方面,它作为一种古代的理论方法,本身是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的,但是它在中医学的应用,在当下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中医学的五行学说非常具有东方神秘色彩。(需要分辨一下——此次武汉抗疫,医院命名为火神山、医院,属实有点迷,于是就有网友称:此疫病为肺病,肺属金,而火克肺金,雷助火克,医院的命名非常讲究,背后有高人指点。。。。。。emmmmm有没有人指点都不属于中医五行范畴。)一:五行的属性归类五行,最早被叫做五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产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洪范·九畴》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时候五行的意义已经由五种物质变成了代表五大类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了。从革是指金的可熔铸变革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土爰稼穑(tǔyuánjiàsè):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收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木,具有生发、条达之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土,具有长养、化育之特性。金,具有敛肃、变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润、下走之特性。根据以上五行的特性,朴素的古人把很多事物朴素的分成了五大类,其中包括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等,甚至还有音律。。。???(这样使我一度认为古人对5这个数字有什么执念,比如五福临门、五谷丰登、五体投地——四肢加上头五个,手指脚趾各五根,直到我上网百度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古人对所有的数字都有执念,笑哭了。)贴图:(被圈上的特性前期出镜率很高的,未圈的也会慢慢出现在诊法中)划重点的地方:
用五行特点来比喻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非常合适且神奇:
木性条达曲直,有生发特点,而肝性柔和舒畅,且主疏泄,又主生发之气,故肝属木;
火为阳热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为阳脏,主动,心阳有温煦作用,且心阳(心火)易抗易逆,故心属火;
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而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属土;
金有清肃收敛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肃降,故肺属金;
水有湿润下行之特性,而肾主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并能使废水下行排出体外,故肾属水。
(真是让人头大!)
二*:五行的生克、制化、胜复、乘侮规律
(一)五行的相生、相克相生:相互资生、促进、助长;(火生土——火燃烧后木焚成灰,灰即是土;土生金——聚土成山,山必生石;金生水——大山中存少阴之气,润泽流津)相克:相互制约、克服、抑制;(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在五行当中的任意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把五行相生相克在脑袋里捋一遍再往下看)(二)五行的制化、胜复*1.五行的制化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结构在正常的状态下,通过相生相克而产生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保持了事物结构的相对平衡。例如*:水能克火,火能生土,土又能克水,从而能使水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木,使木能够正常生化。2.五行的胜复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结构在反常的状态下,即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作用。
即:火↑——金↓——木↑——土↓——水↑——火↓若某一行之气过于亢盛,即会产生损害作用,只有随之而有相应的复气来制约它,方能够保持正常关系的协调,有制约,才能有生化。如若没有,对于身体而言则会产生严重的疾病。(三)五行的相乘、相侮*相乘和相侮,是五行关系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乘虚侵袭;侮: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失去正常的协调。(相克是正常的制约,而相乘则是正常关系遭到破坏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是病理状态)情况一:被乘者本身不足;情况而:承袭者亢极,不受制约。(木乘土虚、木亢乘土)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
情况一: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
情况二: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侮之。
(木亢侮金、木侮金虚)例如在临床上所见支气管扩张,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可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病,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气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壅侮木。三:脏腑病变发病和传变规律(一)关于疾病的发生五脏外应五时(前面挂的图上有),一般是主时之脏首先受邪而发病,如:春天肝先受邪,夏天心先受邪,长夏脾先受邪,秋天肺先受邪,冬天肾先受邪。(但这仅仅是一般规律。如果气候失常,时令为止而气先至,则属太过,可侮其所不胜之脏,乘其所胜之脏;若时令已至而气未至,则属不及,所胜之脏妄行而反侮,所不胜之脏乘袭而发病。)(二)关于疾病的传变传变:本脏之病可传至它脏,它脏之病也可传至本脏。(主要包含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和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1.母子关系传变:母病及子(母虚累子)、子病犯母(子盗母气)。2.乘侮关系传变:相乘传变、相侮传变。当然,一般来讲,脏器虚则传,脏器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该灵活对待。(三)诊断和治疗1.运用相生规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肺虚可补脾胃,肝火亢盛则可泄心火。(另:如有单纯子病虚证,可兼顾补母以加强相生的力量,有助于脏虚证的恢复)2.运用相克规律:抑强、扶弱
如:肝气横逆乘脾或犯胃,应以疏肝、平肝的方法。
如:肝虚气郁,影响脾胃键运,宜补肝兼顾健脾为法。
——————————分界线——————————
多说一句:此物为这段期间家中自制中药锦囊(手掌心大),家人都在用,可自然散发出中药味道,作用:芳香避秽、化浊解毒,提高抗病毒免疫力。不吹不黑有需要的联系我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