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字,阅读时间3分钟。
创号之初,先来说说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那些事儿。
常有人问:中医能够治疗血液病吗?
回答是肯定的:当然可以!
那么,
中医可以解决血液病人哪些症候?
可以改善哪些血液指标?
可以缓解哪些?
可以治好哪些呢?
此类问题,线上线下,不断遇到。
古典医籍中对于常见多发病证,诸如肺系病证之咳嗽、喘证等,心系病证之心悸、胸痹等,与现代疾病存在着对应性关联,从病证特点、辨析规律及处方施治都有大量并丰富记载;然而,对于血液病,少有针对性记载。
尽管如此,从古典医籍相关类病得到启示并在经典医籍《内经》之中医医理指导下,反复临床,不断探索,逐渐发掘了不少行之有效之中医疗法,可以减轻、缓解症候,且促使血液客观指标改善、恢复;在诸多方面,突显其特色优势之效果!
中医治疗血液病诞生了完全可以与西医媲美的药物,且拥有了胜出一筹之效果,例如蜚声中外的来自砒霜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使得全世界对中医治疗血液病疗效刮目相待!
中医治疗血液病分为辨病与辨证治疗两个方面:
辨病治疗基于中医理论指导,诸如血液肿瘤的以毒攻毒施治,大毒之砷剂:砒霜、雄黄等以毒攻毒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获得显著疗效;受到“实则泻其子”启示,泻肝之剂“当归龙荟丸”治疗“肾实”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而发掘出青黛及其衍生物靛玉红之类;“肾主骨髓”指导临床,应用补肾为主方药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造血干细胞疾病获得促进血象恢复与骨髓改善效果;基于“肝藏血、脾统血”应用调肝扶脾方药辨治出血性疾病获得止血及其改善出凝血指标效果;“血之源头在乎肾,气之源头在乎脾”从补益先后天之本的肾与脾辨治贫血性疾病,不仅改善贫血症候,对于血象恢复起到促进效应。
再来说说,
辨证论治,这是基于望闻问切并辨析处方之治疗过程,乃传统中医之精髓所在!
常见血液病患贫血、白细胞减少等易于表现倦怠乏力,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可以减缓;贫血病证、或激素治疗等引发的头晕、失眠,养心安神之茯神、远志、首乌藤等有益改善;化疗所致恶呕纳差,介入健脾和胃药味可获减缓;血液病患常因汗多外感,予以调和营卫之桂枝、白芍,并益气固表之黄芪、白术、防风等有益改善;而腰膝酸软、夜尿频频等以及骨髓瘤之腰背疼痛,予以补肾活血、强筋健骨之淫羊藿、补骨脂、骨碎补、三七等减缓有益;疾病或药物所致大便干结,辅以润肠通便药物有助改善……。
诸如上述各类不适症状表现,介入中药辨治调理有望获得促进改善与减缓效果,增加了病患的舒适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了幸福指数喔!
中医对于血液病而言,既可减缓病状,又可获得疾病本身之增效减毒,甚至于某些疾病的促进治愈。
借言可谓:时有治愈,常常减缓,始终帮扶!
医院,血液科,李达教授
竭诚提供中医辨治调理帮扶!
祈福祝愿早日康复!幸福安康!
李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