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学 > 中医实践方法 > 诸国本学习中医学之道国医大师陆广莘论

诸国本学习中医学之道国医大师陆广莘论

发布时间:2025/3/27 13:24:34   点击数:

?陆广莘认为,中医的研究对象是天人之际的健病之变,即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疾病实体。医生在诊病时必须掌握和分析机体本身正邪相争的态势,发现其内在的自发的抗病反应和抗病能力(即正气)。

?疾病的症状、体征所表现的“旺气”,是人体内在的、自发的抗病反应,医药要因势利导,相向而行,而不是粗暴地加以拮抗和抑制。中医治疗的要求是“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而不一定彻底消灭邪气。

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它的诊疗思想。这个诊疗思想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即中医思维在临床中的应用,是体现中医治疗水平的标志。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提出中医研究的思路问题和中医诊疗思想问题。他的中医诊疗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健康为本疾病为标

陆广莘认为,中医的研究对象是天人之际的健病之变,即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的过程,不仅仅是疾病实体。疾病只是生命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医生在诊病的时候,当然要了解患者的疾苦,倾听患者的主诉,掌握四诊的信息,明确患者知犯何逆,然后随证治之。但同时必须掌握和分析机体本身正邪相争的态势,发现其内在的自发的抗病反应和抗病能力。这种抗病能力,就是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对于正气,要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因势利导,援以药物及其他疗法,帮助它战胜疾病。而不是死盯住疾病一隅,孤立地消极地看待疾病,尔后努力找病,除恶务尽。因为在中医看来,健康是生命的主流,正气是生命的主宰。人体内部正和邪的斗争是不断发生的。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体正常的稳态调节机制会主动地发挥作用,消灭疾病,恢复健康。健康和痊愈只是要求“邪不可干”和“邪气乃服”,并不要求必须是邪的彻底消灭。因为彻底消灭邪气,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更没有好处。

换一个角度讲,正确处理患者、医药、病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这里表现为患者和医药、患者和病因、病因和医药的关系,也可以归结为病和医、正和邪、毒和药的关系。医生掌握医药诊疗手段,患者是医生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医药是帮助愈病的条件。患者的健康是三者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renboxue.com/zysjff/125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