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学 > 中医实践方法 > 中医康复学理化基础

中医康复学理化基础

发布时间:2024/9/17 12:26:48   点击数:
河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9094.html

中医康复学理论

(一)阴阳五行论

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对天地间互相关联的万事万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两种对立形式的概括。阴阳学说,是中医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康复学的重要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

1.重视调和阴阳调和阴阳、以平为期,恢复阴阳平衡是中医康复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中医康复学的众多疗法也始终贯穿这一思想,如针灸康复中的调和阴阳法等。

2.重视阳气阳气代表了人体功能,维护与恢复阳气在疾病康复中起着主导作用,贯穿于临床康复的全过程。

3.强调阴阳转化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康复运用不同的康复方法创造条件以促进阴阳转化,实现阴阳调和。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五行学说形成的脏腑理论,即人体五脏在生理上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认识,为中医康复奠定了理论基础。运用五行理论进行中医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如针灸、药物治疗中的扶土抑木、培土生金、滋水涵木、壮火制水、抑火补土等法都是五行学说思想的体现。

(二)脏腑经络论

中医脏腑学说认为,五脏是人体的核心,生理情况下五脏六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为用共同协调地维持人体的气机升降出人,保证了人体的健康。一旦脏腑间的这种协调关系遭到破

坏,就会导致气机升降失常,阴阳失去平衡,发生疾病。因此,中医康复注重通过维持与恢复脏腑的这种平衡关系治疗疾病、改善功能。

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织,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遍布全身、沟通表里。同时,经络还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运行通畅,才能使脏腑相合,阴阳交贯,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所以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经气流通、气血调和,故许多康复疗法的产生发展都和恢复与改善经络气血运行有关。

(三)精气神论

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三者缺一不可。中医康复学的精髓即在于调理这三种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医康复学以养精、益气、调神为原则。在形体功能康复方面,通过养精、益气、调神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通过中医气功对精气神的调摄可以外练筋骨皮、内养精气神,以提高机体的内外功能水平。

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renboxue.com/zysjff/1211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