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味菊(一),浙江绍兴祝家桥人,上海著名的中医,在中医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他在医学上非常崇尚温阳,独创“伤寒五段”和“本体疗法”等中医学术思想,新解发热机制,在临床中善用附子,独创多种温阳之法,是海派中医和沪上“火神派”的代表人物。
祝味菊是我国积极提倡者中西医结合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倡立足中医、改革中医,停止中西医门户之争,互相提高,共同进步,造福百姓,是一代宗师。
祝味菊年轻时,由于家贫,于是姑父姑母代为寄养。姑父严雁峰思想开明,学识深邃,家境富有,非常重社晚辈的教育,家中藏书上万,其中就有大量的中医书籍。姑父为家中的晚辈高薪聘请了名师,负责他们的教育。祝味菊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加上十分勤奋,所以深得姑父和老师的喜爱。祝味菊读书时与一般的学生不同,特别喜欢思考,很多时侯老师和姑父都不能解释他的疑问,于是就引导他遍阅家中各种典籍以求解心中疑惑。
稍大之后,他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家中藏书楼中阅读各种中医典籍,不到几年,家中所藏的《内经》《伤寒论》《本草经》和多种典籍都被他全部看完,学医救人的想法更加浓烈。新兴的院校教育的出现之后,祝味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军医学校学习西医,毕业后赴日本考察学习。
西方的医学理论使祝味菊获益良好,深受启发。从日本回国后,他在受朋友之邀到四川成都行医,几年后来到上海行医,从此扎根上海。祝味菊极其推崇仲景、景岳诸家,思想开明,认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够治疗疾病就是好的,不要有门户之见。虽然这种观点我们现在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在国门初开的时期,无疑具有非常强的进步意义。
祝老对中医有自己非常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医生治病,主要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针对病原进行治疗,另一种是通过扶助人体正气来对抗疾病,这就是所谓“治病”与“治人”的医治方法。祝老认为,疾病繁多,而本体惟一,因此,治病应以“本体”为主,形成了独特的以“治人”为本的中医学术思想。
祝老中临床中非常重视阳气,擅长使用附子等温阳药物,屡次以温阳药物救治危重病人,常常出奇制胜,屡起沉疴,屡治疑难杂症,故被誉为“祝神仙”。他的医学思想影响了很多中医人,形成了在上海滩影响非常大的“祝氏医派”,成为海派中医的代表人物。
其著作有《伤寒新义》《伤寒方解》《诊断提纲》等著作,在中医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伤寒质难:火神师门问答录》一书,以质疑问难方式来探讨伤寒之说学术思想,模仿《内经》的问答形式写成,是近代以来解释《伤寒论》的重要代表性著作。此书是祝老与得意门生陈苏生经过三年的探讨,反复辩难之后形成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是学习伤寒的重要文献。
此外,《祝味菊医学四书合集》这本书分成了病理、诊治、用药和医案等四个部分的内容,详细介绍了疾病的诊治方法、用药经验,并附有上百个真实医案,是广大中医从业者、爱好者学习中医的珍贵资料。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