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学 > 中医实践方法 > 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试运行记者探访盘点

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试运行记者探访盘点

发布时间:2023-4-14 14:03:19   点击数:

  物流小车顺着屋顶的轨道在各科室之间传输药品,减少时间人力、抢救床“变身”转运床,再不用来回搬运病人、儿科区域独有的亲子卫生间彰显人性化……9月19日,医院(东院区)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行。医院的“开张”切实解决了济南东部居民的就医难题。

  儿科就诊环境温馨亲子卫生间独特

  9月19日上午,医院(东院区)开始试运行。听说这个消息,家住附近的孙先生就带着10医院儿科看病。孙先生的儿子患有过敏性鼻炎,一到春秋季就鼻痒、流涕。由于家医院,孙先生以往都是开车带儿子到医院本院看病,“不但路上堵车,到医院也很难停车,但坐公交车又没直达的。”

  “这下好了,我们在家医院的医生。而且新院区环境非常好,很温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孙先生说。

  医院(东院区)儿科主任赵红洋说,新院区的儿科门诊区域有多平方米,还有儿童保健门诊、儿科病房,医院的儿科设置中,算体量很大的,可以完成对于儿童常规疾病和急危重症的诊疗。科室也完善了呼吸、神经、内分泌等亚专科,每天都配置有2-3名高年资的儿科专家坐诊。下一步,根据周边居民的需求,还要开放夜间门诊,让白天无暇带孩子看病的家长在晚上也可到院诊疗。“今天虽然是试运行,但到今天上午为止,已经实现了两位数的门诊量,可见家有儿童的东部居民就诊需求很大。”

  记者看到,儿科区域环境设置温馨,输液室明净宽敞,颜色鲜亮,墙面座椅尽量做到软包,以保护孩子的安全。门诊专门开辟了康乐区,让孩子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可以前去玩耍,医院的恐惧。在门诊区域,比较独特的要算三间亲子卫生间,卫生间内设置漂亮温馨,解决了很多家长带异性孩子进卫生间的尴尬。儿科病房里还专门设置了一间“未来梦想屋”,住院的孩子可以在里面进行看书等活动,为他们的人生植入正能量。

  此外,医院还设置了小儿外科,是济南东部唯一拥有小儿外科门诊和病房的科室。目前科室有25张病床,可以针对0-16岁孩子的先天性畸形、肿瘤、外科感染、各种创伤等疾病进行诊疗。

  物流小车穿梭跑节省人力时间

  进入医院(东院区)一期三座试运行的楼宇,会被楼宇屋顶上的轨道所吸引,它们与窗帘轨道类似,但却是实打实的智能化产品。在这些轨道上,会来回穿梭“物流小车”,小车如辛勤的蜜蜂一样,在各科室站点间运送物品,代替了以往由护士每天两万步在各化验、检查科室间穿梭的情况,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这是新院区打造的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是依据东院区建设的特点设计的,实现了楼宇间的物流传送,是济南首家实现楼宇间物品传输的物流系统。“医院是气动传输,仅限于一栋楼宇之内,体积像胶囊一样,只能传输很少的东西。医院则是很大的运输箱,只能在直上直下、方方正正的楼体实现传输,也不能在楼宇间传输。”医院医学工程部副处长褚衍彪介绍。

  他介绍,“物流小车”的载重是30斤,可以代替人工运输耗材、药品、办公物品、检验试剂、标本等物品。它的运送速度是每秒钟0.6米,里面有平衡篮,无论怎么旋转,传输的物品能时刻保持水平朝上,不出现侧翻、倾倒等情况。小车空闲时,里面的紫外线消毒灯会自动开启,进行小车内的消毒。

  褚衍彪说,智能化轨道物流传输系统目前有44个站点,在每个站点都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传输。同时优化传输要求,如早上抽血的标本要集中送到检验科,应用传输系统就可以在管理系统里把配送时间优化,将物品在最优的时间送到检验科进行化验。而且系统管理非常智能,来回穿梭的小车会顺着各自的轨道行进,不会出现撞车、堵车的情况。

  相关科室集中设置优化布局缩短了就诊流程

  MDT,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目前国家推行的一种诊疗方式,这种诊疗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医疗界和患者的认可。在医院(东院区),医院内外妇儿的门诊分区不同,这里是按照相关疾病进行分区。医院的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就在全省率先启动。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主任医师尹晓介绍,任何疾病都不是单一的因素,需要综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只降压、控糖是不够的,还要   医院的门诊分区大大缩短了患者就诊流程,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主任李云介绍,医院的最前沿阵地,应用急诊大平台的最新理念,将院前、院后、手术室、化验室、ICU都设置在面积达平方米的急诊大平台上,实现了急诊患者的一体化治疗。

  医院胸痛中心是济南第一个国家级胸痛中心,救治速度在济南属最快,一年接诊的心梗患者在例以上,从患者发病到开通闭塞血管时间达到了14分钟。医院本院区的团队进驻东院区,胸痛中心的门诊与导管手术室距离更近了,流程更加简化、布局更加合理,抢救按秒计算,减少抢救复苏的时间,最大限度争取病人存活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急诊抢救室目前有13张独立的抢救床位以及抢救单元,单独的两个抢救复苏单元,每个单元都配备目前国际国内领先的仪器设备,除颤、监护、复苏相应、彩超、纤支镜、床旁血滤配置齐全。抢救床“变身”转运床可以说是科室的“黑科技”。医院后,只需从救护车到抢救床的一次搬运即可,检查、抢救等情景下都可以在抢救床上转运,减少了病人换床次数,节省了抢救时间。

  东院区规划建设用地约.33亩总建筑面积约35.22万平方米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苏国海表示,济南东部发展迅速、人口聚集明显,已成为蓬勃向上的金融、科技中心,但就医方面医院。医院东院区规划建设用地约.33亩,总建筑面积约35.22万平方米,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和智慧化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打造国际一流临床学科,包括急诊急救、器官移植、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等特色重点专业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学科研基地。

  苏国海说,东院区的建设与启用是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的民心工程,院区内所有的医疗流程设置与就诊区域划分,均以方便人民群众的就诊为核心,因此新院区努力打造了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急诊急救、泛血管疾病管理、胃肠疾病诊疗中心等模式。东院的最大特色就是就诊流程人性化、科技化,急诊急救绿色畅通,就诊体验一流。随着二期工程的竣工使用,东院区势必会为东部居民带去更多就诊便利。

  延伸阅读   主城区医疗资源持续优化整合,有序向新区疏解

  随着医院东院区的试运行,济南东部新添一医院。其实济南的优势医疗资源近几年也从老城区的聚集性分布向新兴区域发展延扩。

  在济南东部,以往医院、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医院等医院,无法满足居民的就诊需求。医院东院开诊,医院东院区工程占地面积约亩,医院标准建设,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规模为张床位,可日接门急诊0人次。日前又传来消息,山东医院东院要扩建了,二期规划获批,项目位于济南奥体中路以东,坤顺路以北,天泺路以南,马山坡山体公园以西,南侧与东院区现区域隔街相望。根据规划,二期用地约7.1公顷,将建9栋单体及配套裙房,设置床位约张。

  受限于老城区局促的空间,近医院更是加大了在新兴区域布局分院,医院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步伐。主城区医疗资源持续优化整合,有序向新区疏解。年9月份,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为省城东医院,规划床位张,医院医院合并而成,分别在济南市高新区、历下区、历城区设有三个院区(蟠龙山院区、历山院区、鲍山院区)。

  而位于经十路号医院搬迁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在其原址建设新院区,建筑面积14.52万平方米,新增床位张,计划两年后建成投入使用。

  年8月25日,医院东院区病房楼封顶。该院区位于济南市高新区旅游路以南、涵玉翠岭小区东南侧,项目占地45亩,总建筑面积.65平方米,由门诊楼及病房楼组成,设置床位张。是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的中心。该项目计划于年6月全面竣工,将建设成高质量、高标医院,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东部片区医疗服务水平,为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搭起新的平台。再加上如今试运行的医院东院区,东部居民持续享受医疗红利。

  在济南西部,目前仅有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总让西部居民觉得差强人意。如火如荼正在建设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则给西部居民带来了就医便利的利好。它范围北至黄河与北绕城高速,南至槐荫区与市中区边界线,西至津浦铁路与济西湿地公园,东至京台高速与腊山河西路。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医院质子中心已于今年7月顺利完成首位受试者治疗;树兰(济南)医院已完成主体施工,明年3月即将启用;中国医院正式启动建设。

  此外,西客站片区地平甲第时代将建医院分院,拟建设耳鼻喉病区、神经外科和心脏外科病区,设置床位张,诊疗服务能力人次/天。

  9月13日,山医院医院正式开业。这是山医院继趵突泉院区、东院区之后,又建立的一所分院,优势中医医疗资源也在向西部延伸。

  在济南北部,医院、解放军九六〇医院、山大二院的基础上,年底,医院北院区正式开工建设,作为落户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医院,医院北院区规划净用地面积约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数张,分二期建设,预计年一期将全部投入使用。目前项目感染科病房楼已完工,其他病房楼正在加紧建设。医院北院区是起步区成立以来开工建设的医院,建成投用后,将为省会北岸主城和周边地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坚强保障,为黄河北广大居民提供高质量公共卫生服务。(新黄河记者:苏珊摄影:郭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grenboxue.com/zysjff/1131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